剧本杀是什么 https://www.td010.com 业绩大增,赚多分多 据新华日报财经统计,截至发稿时,江苏银行、华泰证券、南钢股份、宁沪高速、药明康德等9家公司分红规模超过10亿元。高分红个股来自金融机构、生物医药、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领域。 在江苏银行披露的2021年现金分红方案中,拟每10股派发现金4元(含税),分红总额高达59亿元,暂列我省2021年拟现金分红总额榜首。去年,该行实现营收637.71亿元,同比增长22.58%,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30.72%。 生物医药企业药明康德今年也拿出了满满的诚意。2021年实现净利润50.97亿元,同比增长72.19%,基本每股收益1.75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174元(含税),共计15.29亿元,占年度归属净利润的30%。 “现金分红被看作是公司对长期投资者的积极反馈,分红政策透明且稳定,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预期,这也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强化股东回报的体现。”江苏某大型国企证券事务代表认为,上市公司要想分红,一个必然前提是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即有可分配利润来源。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零售客户资产在城商行中率先突破1万亿元,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后,制定了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现金分红的比例与上年保持一致,大约在30%。 利润的增长,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提供了基础。南钢股份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7次,累计分红金额为68.98亿元。去年公司营收756.74亿元,同比增长42.45%;实现归属净利润40.91亿元,同比增长43.75%。2021年年度分红方案预案显示,拟进行现金分红18.44亿元,占2021年归属净利润的45.08%。 当前,超七成江苏上市公司愿意分红回馈投资者,高比例现金分红成多数选择。从区间来看,宏盛股份、恒铭达、焦点科技等3家江苏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100%,分红比例超30%江苏上市公司达82家。东吴证券分析师刘辉认为,随着盈利能力提升,江苏上市公司主动分红的积极性在增强。 “江苏经济长期稳中向好始终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深创投华东总部投资经理吕家美认为,尽管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2021年江苏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是苏企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分红、吸引长期投资者的底气。 现金分红,市场成熟的“标配”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现金股利也就是现金分红,指上市公司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称为派股息或派息。 4月11日,江苏租赁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江苏交通控股发来的《关于建议加大分红力度的函》,建议加大2021年度利润分配力度,合理保护投资者收益权。据统计,江苏租赁历史共分红4次,分红金额分别为3.58亿元、5.97亿元、7.17亿元、8.96亿元,现金分红保持稳定,分红率平均为42%。 现金分红,一直是监管部门督促上市公司加强治理、维护投资者关系的重要内容。2015年,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积极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0年10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今年1月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近年来,在监管引导下,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有所改善。据证监会披露,2020年国内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含股份回购)1.43万亿元,较10年前增长超过4倍。以A股为例,分红率从2015年的约33%,稳步提升至2020年的38%。 吕家美认为,以前上市公司之所以“吝啬”,是因为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分红意识不强。如今,分红比例和可持续性也逐渐成为投资者衡量上市公司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分红制度能有效提升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强调现金分红,其实是固本正源。如果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股票的价值就有所缺失,进而容易导致投资者只为赚取价差而进行短期行为,甚至投机炒作。”吕家美说。 大地电气去年刚登陆北交所。对于分红这件事,该公司董事长蒋明泉认为,企业发展一定要把社会责任、员工福祉、股东利益三者充分兼顾统筹好,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持续性,进而能够获得更多利润,持久保证以上三方利益。“这是一种正向的、可持续的发展。”他说。 既要分红,又要防“用力过猛”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分红还是不分红,是一道必答题。而分红究竟该多大力度,则是一道选择题。 近年来,“突击分红”“高额分红”等现象偶有发生,一些上市公司更是“左手分红,右手向市场要钱”。实际上,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尤其是大额分红后,现金流会变得较为紧张,一旦市场出现异动,或自身战略性发展需要,企业将因缺乏足够现金流陷入被动局面。 日前,某上市公司在公布了分红方案后,即有投资者提问“分红以后,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是否会受到影响?”“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大股东持股49.7%,分红后意味着约1491万元将进入其口袋,是否存在向主要股东进行利益输送?” 原来,该公司2021年度分红比例为204.56%,分红总额3000万元。引发投资者担忧的,则是其经营数据。据该公司2021年业绩公告,公司营收、归属净利润虽然较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近72%、124%,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75万元,同比下降213.27%。这样的数据对比之下,再结合大手笔分红,引发投资者担忧也在情理之中。 “分红不是分光,更不是把家底掏空。”江苏泰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韦艳认为,“砸锅卖铁”式分红容易让长线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心,上市公司更要把精力放在主业经营上,提高盈利能力。 南通某半导体企业今年将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是不分红,而是在非公开发行完成后,择机实施分红。”该公司董秘解释,为不影响非公开发行工作的实施进度,从股东利益和公司发展等综合因素考虑,拟在2022年中期讨论分配事宜,原则上以不低于2021年归属净利润的10%予以现金分红。 今年初,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2年修订)》提到,要区分包括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等三种情形。与之相对应,按照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二十,制定差异化的现金分红方案。 近日,由证监会、国资委及全国工商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也提出,要支持上市公司结合本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盈利水平,增加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的比重,与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在监管政策引导下,各地监管部门、交易所、行业自律组织纷纷配套出台了政策文件和细则指引,把“现金分红”引向更加规范的道路。“上市公司大手笔密集分红是好现象,在政策指引、舆论宣导以及制度安排下,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并实施现金分红,广大投资者也能够享受价值投资带来的实实在在收益。”上述证券事务代表说。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