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看见瑞丽:一座抗疫边城的5个剖面

2022-04-02| 发布者: 财融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瑞丽,中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城,其西北、西南、东南与缅甸城连城、村连村、田连田。近两年来,瑞丽共爆发5......
3790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3970.xyz

瑞丽,中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城,其西北、西南、东南与缅甸城连城、村连村、田连田。近两年来,瑞丽共爆发5次疫情,四度封城,多次换帅。

▲瑞丽城市景色。张淞 摄

红星新闻记者|刘木木 实习生|陈雅琪

编辑|潘莉

瑞丽的的国境线169.8公里,但在我国广袤地理上,它又是弹丸之地。瑞丽肩负为大后方守好国门的重任,“国家忧患意识”在这里被多次强调;瑞丽也默默承受着生活停摆、经济凋敝的巨大牺牲,民间各种呼喊的声音从未真正停过。

在10月29日凌晨的新闻发布会上,瑞丽市副市长杨谋称,自7月以来,瑞丽从境外回流人员中检测出716例新冠阳性患者,疫情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广大民众正处在非常艰难的时期”。

这两天,红星新闻采访5名生活、工作在瑞丽的人士,他们是篮球爱好者、医生、护边人……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迷茫、困惑,是爱、思念和责任。

瑞丽,值得被述说,被看见。

1

家人

守望和思念,隔着瑞丽江

往常的清晨,忙碌而充满烟火味。

我和妻子,曾经一起经营着一家早餐店,小时候,我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左腿残疾,但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赚钱生活。我和妻子每天清晨5点开始煮米线、面条,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多年,一直供女儿读完大学。

瑞丽疫情爆发,全城多次封闭隔离,早餐店的生计只能停下来。女儿去年大学学业,毕业后应聘到了瑞丽姐告工委,家里经济担子,也从我和妻子身上,转移到了女儿的肩头。

疫情刚爆发时,在姐告边境贸易区的政府公务人员,一连3个月都出不来,从上个月开始,姐告全区撤离封闭,只留下政府人员、守边官兵、志愿者和一些不愿意撤离的住家户。

工委现在采用的是轮休制,21天一轮换。我女儿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一周,但一周的居家隔离结束后,她又要再次奔赴姐告。

没有了早餐摊的忙碌,我现在的生活,只剩下和老伴相守。瑞丽城和姐告之间是瑞丽江,我们很想女儿,瑞丽江连接的,就是我们之间的这种牵挂和思念。

第一次封城后,社区给家里送过一袋大米和几把蔬菜,但之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张,生活物资再没发放过了。瑞丽的疫情日益严峻,百姓害怕扫码的场所,生怕一扫,绿码变黄,又要面临强制隔离。

为避免扫码,大家都把手机丢家里。我出门买菜,也会把手机放家里,揣一点现金。在手机支付已经很普及的今天,现金又重新回归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隔离分为自费酒店隔离和统一隔离,因为疫情,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居民,一天200元的酒店隔离费便成为巨大的负担,隔离房的木板破烂、水龙头生锈等问题,给生活增加了几丝压抑。

两天一次的核酸检验成为了生活的常态,邻居家的孩子,今天(10月30日)去做了第74次核酸。我们当然要配合防疫工作,但我们希望有更好的措施,来替代一有病例就做核酸、封城的一刀切模式。

我的心情更为复杂。家里的丫头,是奋战在一线的公务人员,每看见医护人员在三十几度的天气下,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站一整天替大家做核酸时,我总会想到在河岸对面的女儿。我也担心,她在那里是否会面对更大的病毒风险,是否也遭受同样的不解和质疑。

现在,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政府人员,都在为这座城市恢复日常而努力,都在为守住祖国的边疆竭尽全力。

隔着瑞丽江的距离,女儿守护着姐告,我和妻子守望着这座城。

2

医生

在瑞丽,就是在“战场”

在瑞丽,我们从零开始。

我是一名医生,平时很少看新闻,去年在武汉疫情的电视报道中,我看到那些在医院里累到倒下的同行,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我想,既然我是学医的,如果需要我,我也应该毅然地到前线去。

没想到,瑞丽疫情的严峻现实,很快就摆在了我的面前,我知道,赴抗疫“战场”,成了我的使命。

但瑞丽和武汉不一样,武汉是中心城市,拥有健全发达的医疗体系和防治措施,而瑞丽是边境小城,在医疗物资、医护人员以及相关防治经验上,它像一个暴露在凶残病毒下的婴孩,处处呈现出它的匮乏和欠缺。

▲瑞丽城市景色。张淞 摄

除了我们这些从外地驰援的医生,云南众多医院,也几乎搬空半个医院的设施,集结半个医院的医护人员赶来增援瑞丽。在这里,无论是院长还是护士,我们全都从零开始。

只有培训合格的志愿医生才能够真正上“战场”,而那些没有合格的医生,为了大家、更为了他自己的安全,只能回到原地。

记得刚来这里时,蛇鼠虫蚁遍地都是,但艰难远不止这些,更大的困难是物资的匮乏,缺医疗设备、缺医护人员、缺防治经验。当这些困难接踵而至时,我第一次感到了无助,觉得自己没用,不能为改变这些状况尽一点力。

除了无力感,我们还要面对一些特殊病人,这给我们一度带来内心挣扎。不少同事,会难以接受给越境回国的电信诈骗分子进行治疗。

这是事关医学伦理和社会伦理的矛盾,我刚开始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只要穿上白大褂,他们在我眼中就只是病人。这些病人会受到应有的法律处罚,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救治每一位病人。

我抗战在防疫重镇,很幸运,父母、孩子以及丈夫都在背后支持我。我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替他们守住第一道防线,而他们在我身后,替我守住家的港湾。

3

玉石生意人

滞留的玉,和回不去的第二故乡

我定居在姐告做树化玉的生意有十几个年头了,瑞丽算是我的第二故乡。

2021年9月,姐告发布通知,要求所有居民全部撤离。我和丈夫拖着三个孩子,辗转到瑞丽市区外的一个小区。出发匆忙,来不及收拾行李,到了“新家”才发现,这个家除了床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

从姐告撤离出来的居民,本以为这只是一次短暂的隔离,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回家。但这一次回家等得太久,久到只带了两件薄薄的夏装,却要面临深秋和入冬的寒冷。

我还算幸运,不少和我一起做玉石生意的朋友,因为在瑞丽没有房子,只能借款租房,但随着边境贸易受疫情的冲击,进出口翡翠、树化玉贸易完全停滞,而国内贸易又因为姐告的全面封锁,所有玉石生意重启的希望,就这样一同关进了满是黑暗的仓库。

失去了边境贸易的收入来源,房子的租金和投资的借款,成为这些商户的双重负担。生意倒是其次,我最担心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儿子在姐告国门小学读书,但因为疫情,姐告国门社区没有了,小儿子去年只上过不到一个月的课,其余时间只能待在家里上网课。

“神兽”长时间待在家,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变得压抑而敏感。现在小儿子即将面临六年级升学问题,但该去哪读书,怎么继续读书,这些问题让人焦虑。

在河北老家,很多人都喊我回去,但我在这座城市待了16个年头,这座城市承载了我的梦想,也滋养着我的小家庭,现在一夕之间让我放弃这座城市,一方面情感上没法割舍,另一方面,就算回老家,三个孩子还是要面对在哪读书的难题。

中国人总是讲奋斗,但面对经济、教育都停摆的生活,心理不免有些迷茫。我期待着孩子能早日上学,期待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商户维持生计的希望,我期待着这座城市复苏。

4

篮球爱好者

失去了篮球,生活就差了点意思

我是街球手蓝司基,身高1.76米,司职得分和控球后卫。

我的大学在云南民族大学玉溪九龙池小区度过,2020年CBA全明星扣篮大赛扣篮冠军矣进宏是玉溪师范学院学生,那时候他常来我们学校交流。我打过CUBA,偶尔被邀请参加野球商业比赛,但我已经半年没打过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了。

我是德宏人。2018年,我大学毕业,因为学的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加上对篮球的“信仰”,我回到了家乡创业,希望通过自媒体,推广瑞丽篮球。

▲瑞丽街球手蓝司基

最开始,我发出的视频总会被质疑,特别是那些高中生和大学学生,但是当他们到线下和我单挑,又会肯定我的技术,很多在网上“喷”我的人,反而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球友。我们因为篮球相识交好,篮球成为我们心灵相通的“信仰”。

瑞丽有两个室内篮球馆,瑞丽主场球馆和中心球馆。在这里,花上20元,就能打上一整天的篮球。瑞丽主场篮球馆早上9点开门,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去的顾客。到了球馆后,我会打开快手直播,然后开始一天的投篮练习,有时我会在休息时和观众互动,一起交流最近球队的比赛和与篮球相关的话题。

乔丹、麦迪、詹姆斯都是我的偶像。在快手上,我的名字也是蓝司基,最多的时候我有两万多粉丝,因为一直不能更新,现在掉到只有1万多粉丝。

疫情打乱了我的生活,因为禁止聚集性的娱乐活动,球馆至今陆续关了7、8次,瑞丽主场球馆从今年4月关闭至今。不仅是室内篮球馆,室外开放的篮球场,也为避免人群聚集而禁止使用。

失去了篮球的生活,我就像突然失去了信仰的信徒,开始变得压抑,缺乏生活的动力。现在我的生活重复单调——剪剪视频,看看篮球比赛和打打篮球游戏。

现在我身上贴上了“瑞丽”标签,即使偶尔被邀请外出打一些野球比赛,因隔离规则,我也无法成行。可在我看来,不能打球,是生活中一件无法忍受的事,我所有的美好,都是因篮球而生的。

▲瑞丽城市景色。张淞 摄

5

护边员

相隔20多公里,两代人守边

我这里离缅甸战场只有一公里,每天都能听到持续一个小时的枪声。

我在边境一线抗疫快一年多了,作为一名护边员,平时的任务就是24小时巡逻边境线,观察缅甸境内战事状况以及防止偷渡者越境。在每天的巡逻里,防弹服必须随时穿在身上,最近瑞丽疫情又严峻起来,我早晚还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

我们负责两公里的边境线,我和战友们分成两组,每天4小时一班轮替,确保24小时巡逻边境铁丝网。整个驻扎点只有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有时候班次晚了,结束后,太阳能热水器蓄能不足,便只能冲个凉水澡。这里早晚很冷,但为祖国守边的心是热的,便也不觉着苦。

今年我小儿子满18岁,现在和我一样,也是一名护边员。虽然那小子来边境线快一个月了,但是我们父子俩不在一段边境线驻地,只能每天晚上休息时电话联系。隔着20多公里的距离,我们各自守护着属于我们职责范围的边境。

听见枪声,有时候我也会怕,但我们的任务是打败疫情,坚守边境,再苦再累也要顶住。守边既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家人。我和儿子守住了这条边境线,便守住了我们后方那个大家。

以前一个月有4天休息的时间,趁着闲时便可以回家帮着妻子务农。但是现在因为疫情和战事的双重压力,我已经快一个月没回家了,也不知道秋天的收成如何,不知道妻子一个人能否应付得过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财融网 X3.2  © 2015-2020 财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