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新股日报|董秘回应贝泰妮终止港股IPO 港交所前三季IPO集资创新高

2022-03-16| 发布者: 财融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市场动态港交所前三季IPO集资创新高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200家10月27日,港交所发布三季报显示,2021年首三季收......
优卡在线电影 http://www.yoka2.net

  市场动态

  港交所前三季IPO集资创新高 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200家

  10月27日,港交所发布三季报显示,2021年首三季收入及其他收益(162.18亿港元)较2020年首三季上升15%,创九个月来新高。股东应占溢利达98.61 亿元,较2020年首三季上升15%。

  港交所表示,收益的提升主要源于交易及结算费上升以及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上升,但低息环境使投资收益净额减少,已抵销部分升幅。

  2021年首三季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交易量庞大,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创人民币1232亿元及462亿港元的九个月新高。

  南向交易成交金额于2021年7月27日创 1022亿港元单日新高。因此,期内沪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创九个月新高20.94亿港元(2020年首三季:13.54亿港元),其中16.50亿港元(2020年首三季:10.90 亿港元)来自交易及结算活动。

  新股IPO方面,2021年首三季共有73家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上市,集资额达2859亿港元的九个月新高。医疗业的首次公开招股活动尤其保持活跃,期内共有23宗新上市(包括12家根据第十八 A 章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总集资额达579亿港元,较2020年首三季升37%。

  2021年首三季根据《上市规则》的三个新章节9上市的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达1807亿港元,较2020年首三季升45%。

  在第三季度,港交所还第一次迎来了两家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进行双重主要上市。

  今年第三季度,债券通交易活动继续增长,2021年7月30日录得单日创纪录交易笔数,2021年7月亦为平均每日交易笔数最高的月份。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在岸债券市场的兴趣愈来愈高,这从机构投资者数目持续增长可见:于2021年9月30日,债券通共有2879名机构投资者,较于2020年12月31日的数目上升22%。

  香港交易所可持续及绿色交易所(STAGE)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市场大力支持2021年首三季共有73只绿色/ESG 相关债券新上市,总集资额达1925亿元(2020年首三季:15 只有关债券上市,集资额达 585 亿元)。

  港交所继续拓展其产品组合及增加产品种类,于2021年10月18日推出首只A股衍生产品。这全新合约产品是香港首只同类产品,以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为基础追踪50只可通过沪深港通交易的主要沪深股票表现。

  该新期货合约令香港交易所与MSCI Inc。的长期关系再进一步加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管理其沪深港通合资格A股投资组合风险的新工具,反映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通过沪深港通进入中国内地股票市场。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在三季报传媒发布会上指出,MSCI互联互通期货,对这个股指期货的初期表现非常满意,昨天它的未平仓合约已经达到了5600张,名义价值合计3.9亿美金。

  关于新股集资在三季度有所降温,欧冠升指出,新股集资活动短期内会受到市场情绪趋于谨慎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准备来香港交易所的上市申请非常踊跃,正在处理中的上市申请超过200家,处于历年来比较高的水平,其中包括50多家医疗健康公司,显示香港作为国际生物科技融资中心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欧冠升认为,股票发行具有周期性,很难通过季度来分析IPO的情况,但是今年前三季度的新股融资同比去年大幅上升。欧冠升指出,港交所更看重的是长期发展,我们要打造良好的上市机制和基础设施,吸引更多公司,尤其是新经济公司来上市。

  对于正咨询市场SPAC上市机制方面,欧冠升指出,港交所非常重视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也很重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目前市场咨询还未结束,希望各类市场参与者积极发表意见,共同努力让相关制度更加完善。

  新股上市

  半导体科技公司Arteris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

  半导体科技公司Arteris首日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开盘价报16.51美元,IPO价为14美元,现涨30%。

  新股消息

  三叶草生物即将港股上市 高瓴为基石投资人

  三叶草生物-B于10月25日到28日招股,公司拟发行1.5亿股股份,其中中国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附有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每股12.80港元-13.50港元,每手500股,预期将于11月5日于联交所上市买卖。

  三叶草生物被市场所熟知,是在于新冠疫情“抗疫”。今年9月,三叶草生物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共同宣布,三叶草生物联合佐剂使用的重组蛋白新冠候选疫苗SCB-2019(CpG1018/铝佐剂)在全球关键性2/3期临床试验“SPECTRA”达到保护效力的主要和次要终点。

  由此,这成为全球首个在既往被新冠病毒感染人群中,通过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显示出能够显著降低新冠肺炎风险的新冠候选疫苗。

  从投资者阵列来看,三叶草引入的基石投资者可谓星光熠熠。此次上市共引入9名基石投资者,包括OrbiMedFunds认购2,500万美元、高瓴资本认购2,200万美元、淡马锡认购2,000万美元等,合共计投资1.385亿美元(约10.77亿港元),按中间价计算,约占发售股份54.7%,设6个月禁售期。

  从高瓴角度考量,虽然在A股格力电器等公司投资的表现中,短期来看尚属一般,不过从全球IPO市场来看,却在出现不少明星公司。

  仅仅近期,高瓴作为基石投资者的两大明星科创公司——微创医疗机器人和三叶草生物将相继在港交所上市。除了三叶草生物为首批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COVID-19重组蛋白疫苗的公司之一,微创医疗机器人也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覆盖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长的手术专科产品组合的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瓴在深耕已久的生物科技领域,正在迎来丰收。

  贝泰妮终止港股IPO 董秘回应称:担忧发行价难以达到预期

  贝泰妮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今日下午召开,公司董秘兼财务总监王龙会议上回应称,受国内经济增长情况、A股及港股市场波动以及市场情绪等影响,该时间段去港股上市或未必能达到股东们对公司发行价的预期,所以审议通过终止H股发行议案;H股终止不会对公司正常运营产生影响,公司目前资金很充足,将积极寻找潜在并购标的。

  家居品牌Solo Brands美股IPO定价17美元

  市场消息:家居用品品牌Solo Brands宣布美股IPO定价为每股17美元。

  俄罗斯IT公司Softline在伦敦证交所IPO估值约15亿美元

  俄罗斯IT公司Softline周三表示,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最终发行价为每张全球存托凭证(GDR)7.50美元,是其目标范围的下限,意味着估值约为15亿美元。

  Softline称,该公司在伦敦证交所共发行53,333,334份代表新发行普通股的全球存托凭证,并将在莫斯科交易所二次上市,共筹集4亿美元。

  总部设在伦敦并在50多个国家运营的Softline表示,作为超额配售选择,某些现有股东将提供多达800万份GDR。

  新股解读

  富力物业招股书失效的B面:碧桂园服务再补商业短板

  2021年4月26日,富力物业在一片物企上市热潮中递交了招股书,原计划最早于三季度在香港上市,其筹资不超过7亿美元。

  在递交的招股书中,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富力物业整体毛利率最高达到24.8%;收入由2019年21.7亿元,进一步增长至2020年的25.97亿元。

  此外,据招股书内容显示,富力物业资产负债率并不低,截至2020年底,富力物业的资产负债率为109.1%,较2019年上升1.2个百分点。

  另值得注意的是,富力物业在商业物业领域内的发展,作为非住宅领域市场占比较大的板块,商业物业成为诸多物企布局的新领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富力物业管理的552个项目中,包含了257项商业物业项目,在管建筑面积为1120万平方米,此外还包括295个住宅物业项目,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富力物业总在管建筑面积进一步增加至7160万平方米。

  就在众人以为富力物业将再起高楼之时,碧桂园服务于初秋发布了“以不超过100亿收购富力物业”的消息,富力物业招股书的进度条也随之按下了暂停键。

  视线回归至10月26日,富力物业招股书已呈“失效”状态,而正是这份“失效”招股书,则见证了其易主碧桂园服务的全过程。

  富力物业易主

  原本即将上市的富力物业,为何易主碧桂园服务?

  事情要从2017年富力地产收购万达77家酒店说起,2017年7月19日,富力以200亿的价格收购了万达77家酒店。彼时,富力地产酒店亏损金额已经达到1.46亿元。在这个节骨眼上收购万达酒店,无疑为其资金流增添压力。

  收购之后,富力地产更是与大连万达集团多次对双方之间的百亿收购交易进行调整。媒体曾报道称,富力地产曾寻求约119亿元的境内担保贷款,资金将被用在富力地产收购万达商业旗酒店的交易中。截止2021年上半年,富力地产借款总额达到1433亿元,短期债务为519亿,流动资金仅有128亿元。这样算来,富力地产的资金缺口达将近400亿元。于2021年9月14日,惠誉将富力地产及其子公司富力香港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因此,出售富力物业,已当属于自救行为。原本早于富力地产2016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表示过正在研究物业管理业务分拆上市。而与碧桂园服务的这笔交易落地后,富力地产物管业务分拆上市计划不复存在。

  碧桂园的明天

  “物业服务是碧桂园的明天。”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如是说。

  这句话实打实地体现在碧桂园服务的收购动作上。而收购富力物业则是2021年收购金额数值最大的一笔。

  在将富力物业交予碧桂园服务时,富力物业发出业绩承诺,富良环球的2021年经审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5亿元,会计收入不低于42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管面积不低于0.86亿平方米及总合约面积不低于1.27亿平方米。

  在2020年短暂将收并购重点侧重多元业务后,碧桂园服务再次回到了规模扩张的主航道,开启了对物业同行的大并购。

  其中,碧桂园服务在年初以54。亿元收购蓝光嘉宝服务64.62%的股份。于2021年2月25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蓝光发展及下属子公司蓝光和骏与碧桂园物业香港签署了《关于四川蓝光嘉宝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合作意向框架协议》。碧桂园物业香港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蓝光和骏持有的蓝光嘉宝服务64.6203%的股份。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蓝光嘉宝服务合同管理面积约2.14亿平方米,总在管建筑面积1.3亿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27.34亿元,净利润5.33亿元。

  而反观诚和物业,截至今年3月底,合约管理面积合计1568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6月底,其未经审核的资产总额达2.15亿元,负债1.57亿元。此外,诚和物业利润达到2300万元,已超2020年全年利润总额。可以预计,碧桂园服务收购诚和物业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除以上收购外,于2021年9月28日,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称,碧桂园物业香港将以不高于33亿元的总代价收购彩生活旗下邻里乐100%股权。据悉,邻里乐为彩生活服务的核心资产,旗下包括物业项目大部分与商业物业挂钩,包括万象美物业、长白山旅游度假区物业、开元国际、开际商业等。

  彼时,在收购蓝光嘉宝服务股份不久后,于2021年3月,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黄鹏在碧桂园服务业绩发布会上称,对完成1000亿目标有信心,基础物管服务会有近500亿营收,增值服务会有接近300亿营收。

  Allbirds拟11月3日登陆纳斯达克:前三季度营收约1.8亿美元 估值或达22亿美元

  Allbirds于美东时间10月25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红鲱鱼版S-1文件,计划于11月3日正式以“BIRD”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Allbirds计划在本次IPO中发行1538.46万股A类普通股,现有股东出售384.62万股A类普通股,发行区间为每股12美元至14美元。以此发行区间上限计算,Allbirds通过本次IPO至多可募集约3。1亿美元,IPO估值则至多可达到约22亿美元。

  当然,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Allbirds的估值就已达到约17亿美元。

  在本次发行中,Allbirds的现有股东——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和TDM Growth Partners将有意购买价值7000万美元的A类普通股。

  自2015年成立后,Allbirds从鞋类产品切入,已向全球超过400万消费者售出超800万双鞋;其最具标志性的产品Wool Runner曾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舒适的鞋子”,设计极其简单,通过采用美利奴羊毛与Allbirds创新的 SweetFoam 鞋底相结合,鞋底则采用醋酸乙烯酯(EVA)制成。此外,Allbirds采用的天然材料还包括植物皮革、甘蔗、蟹壳等。

  在销售模式上,Allbirds主要通过自己本地化的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两大DTC渠道来进行产品售卖。截至2021年6月30日,Allbirds覆盖全球35个国家或地区的25亿消费者,并拥有27家线下门店。2020年,Allbirds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为89%,实体门店则贡献了11%的收入。

  至于DTC品牌颇为重要的NPS净推荐值方面——自2019第一季度以来,Allbirds的NPS净推荐值一直保持在83甚至更高,2021年上半年的NPS为86。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中,Allbirds多达53%的净销售额来自复购用户,显示其高度的用户黏性;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41%。若更细分来看,2016年至2019年在美国市场新获得的用户中,43%已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选择再次购买;在二次购买的用户中,50%选择了第三次购买;并有55%的用户甚至选择了第四次购买。

  财务数据方面。2018年至2020年,Allbirds的营收分别为1.26亿美元、1.94亿美元和2.1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9%。其中,这三年间,美国市场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8%,而海外市场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2.4%,2020年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约24%。2021年上半年,Allbirds的营收同比增长27%至1.17亿美元。

  2018年至2020年,Allbirds的毛利率分别为47%、51%和51%。

  2019年和2020年,Allbirds的净亏损分别为1450万美元和259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分别为-130万美元和-154万美元。

  此外,Allbirds在招股书中对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予以了预测——2021年第三季度的营收预计介于6100万美元至6250万美元,同比增幅预计约为29.2%至32.4%;净亏损预计介于1500万美元至1800万美元,而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则为7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预计介于-1000万美元至-700万美元,2020年同期的调整后EBITDA为-380万美元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财融网 X3.2  © 2015-2020 财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