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电影网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245bt.com 图源|《纸牌屋》等 作者|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高中时读一些马哲普及书籍,那时虽然见识不多,但也多少意识到有些说法挺傻,特别是谈意识形态时,给人的感觉是一群统治阶级思想家躲在一间小黑屋里商量着怎么编一套谎言出来骗骗被剥削阶级。也不只是这种庸俗化马哲,这种“小黑屋”幻想充斥于各种大棋党、阴谋论思维中。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高估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策划力、执行力。或者更直白地问:真的能骗成功吗?在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广的范围内骗成功? 马克思“笔端常带感情”,我们确实可以轻松找到支持“小黑屋”幻想的原文。比如他在表述唯物史观的经典文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 "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主要的谋生之道。" 但显然,你要认真问他,“你的意思是统治阶级思想都是在小黑屋里有意识编造出来的吗?”他肯定会对你的理解能力大加赞赏。 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他说,“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这话更深刻也更明白点。孔子是好人,苏格拉底是好人,主观上没有恶意编造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理论,但他们的理论不自觉会有这种色彩,或者如果没有这种色彩,那么他们在历史上就不会留下这么重要的印记——这大概是更符合马克思原意的理解。 意识形态和统治者的关系远比“小黑屋”幻想要来得复杂,统治者同样生活在所在社会的观念之网上,自己先被“骗”了,虽然程度会浅一些。唯有如此,针对被统治阶级的骗局——如果此时还能叫骗局的话——才有可能成功。 不少人会认为“小黑屋”幻想更深刻,戳破了历史的表象,揭示了吃人的现实。但这显然不深刻,充其量是一种高中生式的“看破一切”的“大彻大悟”。 相比之下,真正深刻的是历史的狡计。历史自有一套规律,历史上无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好,有高尚的品格也罢,各种喧哗与骚动尘埃落定后,历史终究还是按照那条轨迹前进了,不可抗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