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银行上调同业存单发行规模 解渴负债端压力

2022-01-09| 发布者: 财融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2022年伊始,多家银行披露了2022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银行的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额度......

  2022年伊始,多家银行披露了2022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银行的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额度增加成为普遍情况。

  展望全年同业存单发行趋势,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2022年货币政策有边际放松迹象,预计同业存单利率变化幅度整体有限,在月末、季末受流动性扰动可能会有所波动,但受信用分层影响较大,各主体间利率分化加大。

  同业存单发行额度上升

  截至2022年1月6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39家银行披露了2022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从发行额度来看,均较2021年同期出现不同幅度上升。

  同业存单是银行主动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亦是银行同业负债的主要来源之一。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可以拓宽融资渠道,缓解阶段性的资金压力,受考核及流动性因素影响,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呈现出季节性波动,未来发行规模一方面取决于市场流动性及银行资金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监管环境。

  谈及多家银行2022年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上升的原因,兴业研究资产负债定价高级分析师郭益忻告诉记者,银行主要资产增长科目是信贷和债券投资,每年增长有一定刚性,而由于利率市场化加速、同业竞争等原因,负债尤其是存款增长面临不确定性。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张丽认为,2021年以来,受监管趋严、公开市场违约现象增加等影响,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城投企业相关贷款有所收窄,由此带来的揽储压力有所上升。

  “对于部分客户黏性不高的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大,叠加2021年末考核等因素,2021年全行业同业存单净融资额达到近年来峰值。考虑到揽储压力上升、负债端结构调整等因素,预计2022年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仍将维持高位。”张丽分析道。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大幅上调2022年同业存单计划发行量的主要为中小银行。以齐商银行为例,该行2021年同业存单发行规模预计120亿元,而2022年的计划规模是203.19亿元。

  对此,郭益忻向记者分析,中小银行的存款获取往往局限于当地,且面临国股分支机构的全面竞争,因而更加需要通过包括同业存单在内的同业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支撑业务发展。

  除了发行额度提高外,近段时间,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有所降低,相同评级的同业存单在一级和二级市场利率均出现明显回落。刘银平分析,一般来说,年末银行间流动性收紧,且面临考核压力,同业存单利率偏高,年末节点过后流动性释放,同业存单利率有所回落;在发行规模上,由于春节前后存款取现需求增加,银行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补充负债,所以一季度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通常比较高。

  而在郭益忻看来,2021年12月央行降准,且市场人士对未来公开市场到操作利率抱有较强的降息预期,带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降;同业存单利率走低有利于以更低成本获取同业负债资金,对于银行开门红阶段较强的资产投放需求,也将形成有力的支持。

  稳定性负债获取难

  银行加大发行同业存单,亦反映出负债端面临的压力。

  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5.46万亿元,相比2021年1月份的7.02万亿元下降了22%左右,为近59个月来的新低。

  结构性存款规模的下降,使得银行的稳定性负债减少,进而影响银行相关长期限资产业务的开展。业内人士指出,在结构性存款压降、互联网存款受监管规范等背景下,银行揽储难度加大,只能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补充负债。

  “从2021年全年来看,2021年同业存单累计发行规模上升至21万亿元附近,较2020年增长了10.6%;同业存单累计净融资规模上升至1.97万亿元,较2020年的4219亿元有明显提升。”安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池光胜指出。

  池光胜进一步分析,存单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双双回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受到财政支出节奏偏慢、财政存款增速快速上行,以及结构性存款规模收缩等因素影响,银行贷款增速与一般性存款增速之差走阔,使得银行发行存单补充负债端的诉求上升;另一方面,2021年以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存单利率多数时间处于政策利率之下,存单发行成本不高也使得银行发行存单意愿提升。

  从同业存单发行的各类期限来看,张丽表示,2021年9M、1Y期同业存单发行占比上升,显示出商业银行由于揽储压力上升,对稳定性资金的需求较为旺盛,商业银行基于长期贷款投放及投资等资产结构配置的考虑,会多配置长期限同业存单;此外,通胀传导以及对美联储2022年加息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国内市场对未来利率上行存在担忧,因此商业银行也倾向于发行较长期限的同业存单,从而提前锁定中长期负债成本。

  展望未来,池光胜指出,货币政策仍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考虑到票据利率持续创历史新低,实体融资需求仍然偏弱,预计存单利率明显低于政策利率仍将持续。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论文查重 https://www.paperquery.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财融网 X3.2  © 2015-2020 财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