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双减”形式下的语文中考复习“提质”策略

2021-11-26| 发布者: 财融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摘要:在“双减”的背景下,中考语文的复习要根据中考语文学科考试的特点,认真地研究考纲考点,分析学情,......
帝国之家 https://www.aoe520.com/

  摘要:在“双减”的背景下,中考语文的复习要根据中考语文学科考试的特点,认真地研究考纲考点,分析学情,制定合理高效的复习计划;立足于教材和考点,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双减;提质;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在“双减”的背景下,要根据中考语文学科考试的特点,认真地研究考纲考点,分析学情,制定合理高效的复习计划,方能负负为正,减掉负担,提高质量。我在此对中考语文的复习工作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知己,了解自己。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管理方式不一样,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习惯要有总体的认识和了解,因为有些老师的方法和策略是学不来的,他山之石不一定能攻玉,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知彼,了解学生。对于整个班级而言,要了解整个班级的学情、知识薄弱点,对薄弱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对于班级分层而言,要了解不同类学生的知识的薄弱点与能力增长点,培养语文的优等生,狠抓踩线生,帮助潜能生,做到分层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效率与质量;对于个体学生而言,教师要做好对每位学生的学情分析,要清楚的知道每个学生的潜力、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心理状态、可塑造能力,要随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因材施教,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

  二、吃透考纲,构建体系

  (一)吃透中考考纲,精准定位定标。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考考纲》和《绵阳市考试说明》,准确的把握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目标,把握考试的要求、方向以及所有考点、重点、难点、常考点及题型。在《考纲》及《考试说明》中领会命题思想,在回归梳理中寻找命题原点。在探究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分析《考纲》《考试说明》及相应的政策变化与要求,把握考试的趋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复习工作目标明确,在复习过程中才能做到精准定位定标,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研究语文教材,探寻知识原点。研究初中六本教材,按照“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六个板块纵向的整合和比较,探究每个板块对学生培养的能力要求并准确把握培养目标,且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训练到位。同时侧重对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研究,并且将中考真题中的考点与教材上的课后练习建立联系,建立中考语文考点的立体知识框架。把学生眼中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学生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形成能力。

  (三)钻研中考真题,建立知识体系。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之前,必须深入的研究近五年的考试真题,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和细节。当我们按照以上方式去梳理时,语文试卷上每个题的题型及考点将会非常的清晰。如第一题字音题,通过横向比较每一年的变化,就会发现字音题基本上是以教材上出现过的为主,多考察平翘舌、多音字和日常生活常用字。那么就为后期学生的复习缩小了范围。第二题字形、第三题的成语,基本上是以我们的教材为核心辐射出去的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同时要带领学生梳理教材上的知识,形成笔记,建立联系,形成体系。

  三、夯实语文基础,紧抓知识过关在中考试卷中的“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等板块,很大程度上还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而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应用,必须紧扣教材,以教材为依据,从1—6册用专题的形式,把字音、字形、成语、文常、默写、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之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知识树。

  此外还要把握学生的记忆规律,长期反复的训练,特别是在考前有针对性的训练,方能在基础板块,做到少丢分,不丢分。基础的落实,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任务着实繁重,但绝不能放松,基础一松,满盘皆输。

  四、防止懈怠,适度紧张

  要想考试时发挥出最佳状态,在考前调整好心理和生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学生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考前过度紧张也造成一些同学过度地焦虑和慌乱,以致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那么如何调整考试前地状态呢?

  重基础,抓常规。临近中考学生的心态千变万化,可能时而会特别紧张,可能时而会完全放空。这时就要学生保持平常心,正常的作息,老师按照平时的要求,严抓学生的常规,特别是书写和基础。

  提纲挈领,有重点。这几天考生宜看书而不宜做题,通过看书可以温习已有的知识,增强自信心。考试前人的精神往往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短期内急剧提高,因此在这个时段内应该加强记忆方面的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这简单宝贵的时间里,学生要进行一些系统知识的梳理,一些提纲性的复习,重点常考知识点的梳理,特别是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地复习和梳理,薄弱点易错点的梳理和复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鲍清;2020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建议[J];新读写;2020年05期。

  3。张家学;刘宏家;;初中语文个体教法需要“技术”含量[J];教育艺术;2020年02期。

  4。陈得强;初中语文复习的策略与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15期。

  5。陶凤娟;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方法探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年11期。(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陈梅)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财融网 X3.2  © 2015-2020 财融网版权所有